杏坛蓓蕾芳华初绽,教苑新苗意气始昂 ——六合区小学语文职初教师专题培训活动在竹镇中心小学举行
为了进一步推进“金陵好课堂”项目,完善我区小学语文职初教师的职前、职后一体的管理体系,聚焦课堂教学的研究,为课堂减负增效,帮助职初教师站稳、站好课堂。4月29日,六合区小学语文职初教师专题培训活动在六合区竹镇中心小学进行。四位职初教师以扎实功底与创新设计,呈现了四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
徐肖老师教授二年级《小毛虫》,她用生动的课堂语言和趣味性的图片带领二年级学生沉浸式感受小毛虫一步步的蜕变历程,领悟破茧成蝶这一故事背后蕴含的生命力量,层层提升学生思维。课堂上充满了童真与思考。接着,由王燕老师带来《自相矛盾》的课例展示。王燕老师借助图片,让学生们认识了矛和盾这两种古代兵器,结合字形指导书写,王老师还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书声琅琅。同时,她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讨文本内容。学生们在反复诵读中,积极探究梳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课堂学习氛围浓厚。《杨氏之子》的课堂上,石欢老师以小组合作为抓手,引导学生自主复述《杨氏之子》的经典情节,自然揭示主人公“甚聪慧”的核心特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作探究、精读品析的方式,聚焦精彩对话,带领学生深入剖析语言艺术。最后,课堂以文化传承为落点,拓展阅读《徐孺子赏月》,鼓励学生以本课为起点,开启古典典籍的阅读之旅,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深邃魅力。黄婉婷老师以“朗读”为支点,撬动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在教授《我们奇妙的世界》时,她巧妙运用师生共读、男女生分角色演绎等多元化朗读形式,将文本转化为声情并茂的视听盛宴,让学生通过抑扬顿挫的诵读触摸文字的温度。教学过程中,黄老师还创新采用“任务驱动式小组共学”模式。精心搭建“观察对象—描写角度—情感表达”三层汇报支架,不仅让语文要素落地生根,更在学生心中播下了审美鉴赏的种子。
精彩的课例后,区教师发展中心刘梅老师对四节课进行了精准点评,肯定了职初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并围绕“活动结构化”“评价多元化”等多方面提出优化建议。刘老师还提出职初教师要始终保持学习状态,了解市区研训动态,坚持终身学习;清晰定位课堂样态、磨炼课堂语言、提升课堂表现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要随时关注学生状态,将以学生为主体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方方面面。刘老师的发言对青年教师来说尤为珍贵,为青年教师指明了方向。
活动结束之际,我校郭丽芹校长的致辞为本次活动画上圆满句号。郭校长勉励了全区语文职初教师坚守教育初心,强调“持续精进专业能力是教师立身之本”;随后呼吁教育同仁持续搭建交流平台,共同构筑城乡教育共同体,让优质教育资源如春风化雨滋养乡村教育沃土。
本次活动不仅为职初教师搭建了展示舞台,更通过校际联动、专家引领,推动全区语文教师共研共学。愿所有参训教师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回归课堂,让培训的种子在教学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期待我们以今日之思启迪明日之行,共同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